- 繁体
- 简体
- 拼音
-
誰修循吏傳,對此莫匆匆。
“誰修循吏傳,對此莫匆匆。”詩句出處:《聞王慥常侍卒三首》;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。
世亂君巡狩,清賢又告亡。星辰皆有角,日月略無光。
金柱連天折,瑤階被賊荒。令人轉惆悵,無路問蒼蒼。
宗社運微衰,山摧甘井枯。不知千載後,更有此人無。
政入龔黃甲,詩輕沈宋徒。受恩酬未得,不覺隻長籲。
儻在扶天步,重興古國風。還如齊晏子,再見狄梁公。
棠樹梅溪北,佳城舜廟東。誰修循吏傳,對此莫匆匆。【註釋】:
修:
①修飾;裝飾。《楚辭·九歌·湘君》:“美要眇兮宜修。”②整治;治理。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修守戰之具。”③修建。范仲淹《嶽陽樓記》:“乃重修嶽陽樓。”④編撰;著。《北史·序傳》:“私為修撰。”⑤研習;修養。《禮記·大學》:“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。”《左傳·莊公八年》:“姑務修德,以待時乎!”(姑:姑且。務:致力。時:時機。)⑥特指佛、道教徒修行。⑦長;高。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修短合度。”⑧善;美好。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要紹修態。”循:
①順著;沿著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循山而南。”②遵循;沿襲。《淮南子·氾論》:“茍周於事,不必循舊。”③順從;服從。《荀子·性惡》:“上不循於亂世之君。”④撫摩。《漢書·李陵傳》:“自循其發。”⑤通“巡”。巡視;巡察。《漢書·宣帝紀》:“遣大中大夫強等十二人循行天下。”⑥安慰;慰問。《漢書·蕭何傳》:“拊循勉百姓。”[循環]周而復始地環繞運行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贊》:“三王之道若循環,終而復始。”(三王:指夏、商、周。)循吏:
奉職守法的官吏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無稱,亦無過行,作《~~列傳》第五十九。”吏:
①古代官員的通稱。《尚書·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於猛火。”(君王的官吏喪失德行,對於百姓比烈火還厲害。)賈誼《新書·大政上》:“君能為善,則吏必能為善矣;吏能為善,則民必能為善矣。”②低級官吏或官府的差役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”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為郡小吏。”傳:
(一)①傳遞。司馬遷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秦王大喜,傳以示美人及左右。”②傳授。韓愈《師說》:“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”③流傳;傳播。桓寬《鹽鐵論·非鞅》:“功如丘山,名傳後世。”張籍《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》之十:“新詩才上卷,已得滿城傳。”(卷:指書寫用的紙、帛。)④表達。江總《侍宴賦得起坐彈鳴琴詩》:“絲傳園客意,曲奏楚妃情。”(絲:指琴。)⑤臨摹。杜荀鶴《八駿圖》:“丹雘(huò)傳真未得真,那知筋骨與精神。”(丹雘:紅色顏料。真:原貌。)[傳道]1.轉述;傳說。杜甫《秦州雜詩》之十三:“傳道東柯谷,深藏數十傢。”2.傳授儒傢聖賢之道。韓愈《師說》:“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”後也指宗教宣傳教義。[傳燈]1.佛傢指宣傳佛法。佛法猶如明燈,可以消除迷惑,故稱。崔顥《贈懷一上人》:“傳燈遍都邑,杖錫遊王公。”2.指佛像前或人將死時置於腳後的長明燈。杜甫《望牛頭寺》:“傳燈無白日,佈地有黃金。”[傳衣]傳授師法;繼承師業。李商隱《謝書》:“自蒙半夜傳衣後,不羨王祥得佩刀。”(二)zhuàn ①驛站的房舍,供過往旅客及車馬中途休息的地方。《後漢書·陳忠傳》:“發人修道,繕理亭傳。”又泛指客舍。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(秦王)舍相如廣成傳。”(舍:使居住。廣成:傳舍名。)②驛站所備的車馬。《左傳·成公五年》:“晉侯以傳召伯宗。”③出入關卡的憑證。《漢書·宣帝紀》:“民以車船載谷入關者,得毋用傳。”(毋:勿。)又泛指官府的憑證。《後漢書·陳蕃傳》:“以諫爭不合,投傳而去。”(投:棄擲。)④解說經義的文字。⑤傳記。如《二十五史》均有人物列傳。劉知幾《史通·列傳》:“傳之為體,大抵相同,而述者多方,有時而異。”對:
①對答;回答;應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齊宣王問曰:‘齊桓晉文之事,可得聞乎?’孟子對曰:‘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,是以後世無傳焉。’”(齊桓:齊桓公。晉文:晉文公。)②對著;向著;朝向;面對。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。”韋應物《休暇日訪王侍禦不遇》:“門對寒流雪滿山。”③對立;敵對;相對。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:“而所與對敵,或值人傑。”(值:遇到;碰見。)又對手。《三國志·吳書·陸遜傳》:“劉備天下知名,曹操所憚,今在境界,此強對也。”④對付。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夫一人奮死可以對十,十可以對百。”⑤婚姻配偶。《後漢書·逸民傳·梁鴻》:“同縣孟氏有女,狀肥醜而黑,力舉石臼,擇對不嫁,至年三十。”⑥對照。《夢溪筆談》卷八:“國朝置天文院於禁中……以兩司奏狀對勘,以防虛偽。”(勘:校對。)⑦對偶。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:“有律詩徹首尾對者,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。”⑧較量。曹丕《典論·自敘》:“餘與論劍,因求與餘對。”⑨稱揚;顯揚。《詩經·大雅·皇矣》:“以對於天下。”此:
①代詞。這;這個。《孟子·公孫醜下》:“彼一時,此一時也。”《禮記·禮運》:“此之謂大同。”②這樣;這般。庾信《哀江南賦》:“天何為而此醉。”③副詞。乃;則。《後漢書·黃瓊傳》:“必待堯舜之君,此為志士終無時矣。”莫:
①(mu)[名]日落的時候。《禮記·聘義》:“日~人倦。”(“暮”的本字。)②[代]沒有什麼。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天下之水,~大於海。”③[副]不。《墨子·公輸》:“殺臣,宋~能守,乃可攻也。”
谁修循吏传,对此莫匆匆。
“谁修循吏传,对此莫匆匆。”诗句出处:《闻王慥常侍卒三首》;是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。
金柱连天折,瑶阶被贼荒。令人转惆怅,无路问苍苍。
宗社运微衰,山摧甘井枯。不知千载后,更有此人无。
政入龚黄甲,诗轻沈宋徒。受恩酬未得,不觉只长吁。
傥在扶天步,重兴古国风。还如齐晏子,再见狄梁公。
棠树梅溪北,佳城舜庙东。谁修循吏传,对此莫匆匆。
【注释】:
修:
①修饰;装饰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美要眇兮宜修。”②整治;治理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修守战之具。”③修建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乃重修岳阳楼。”④编撰;著。《北史·序传》:“私为修撰。”⑤研习;修养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。”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:“姑务修德,以待时乎!”(姑:姑且。务:致力。时:时机。)⑥特指佛、道教徒修行。⑦长;高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修短合度。”⑧善;美好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要绍修态。”循:
①顺着;沿着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循山而南。”②遵循;沿袭。《淮南子·氾论》:“苟周于事,不必循旧。”③顺从;服从。《荀子·性恶》:“上不循于乱世之君。”④抚摩。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自循其发。”⑤通“巡”。巡视;巡察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遣大中大夫强等十二人循行天下。”⑥安慰;慰问。《汉书·萧何传》:“拊循勉百姓。”[循环]周而复始地环绕运行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赞》:“三王之道若循环,终而复始。”(三王:指夏、商、周。)循吏:
奉职守法的官吏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无称,亦无过行,作《~~列传》第五十九。”吏:
①古代官员的通称。《尚书·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”(君王的官吏丧失德行,对于百姓比烈火还厉害。)贾谊《新书·大政上》:“君能为善,则吏必能为善矣;吏能为善,则民必能为善矣。”②低级官吏或官府的差役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为郡小吏。”传:
(一)①传递。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大喜,传以示美人及左右。”②传授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③流传;传播。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:“功如丘山,名传后世。”张籍《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》之十:“新诗才上卷,已得满城传。”(卷:指书写用的纸、帛。)④表达。江总《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诗》:“丝传园客意,曲奏楚妃情。”(丝:指琴。)⑤临摹。杜荀鹤《八骏图》:“丹雘(huò)传真未得真,那知筋骨与精神。”(丹雘:红色颜料。真:原貌。)[传道]1.转述;传说。杜甫《秦州杂诗》之十三:“传道东柯谷,深藏数十家。”2.传授儒家圣贤之道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后也指宗教宣传教义。[传灯]1.佛家指宣传佛法。佛法犹如明灯,可以消除迷惑,故称。崔颢《赠怀一上人》:“传灯遍都邑,杖锡游王公。”2.指佛像前或人将死时置于脚后的长明灯。杜甫《望牛头寺》:“传灯无白日,布地有黄金。”[传衣]传授师法;继承师业。李商隐《谢书》:“自蒙半夜传衣后,不羡王祥得佩刀。”(二)zhuàn ①驿站的房舍,供过往旅客及车马中途休息的地方。《后汉书·陈忠传》:“发人修道,缮理亭传。”又泛指客舍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(秦王)舍相如广成传。”(舍:使居住。广成:传舍名。)②驿站所备的车马。《左传·成公五年》:“晋侯以传召伯宗。”③出入关卡的凭证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,得毋用传。”(毋:勿。)又泛指官府的凭证。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以谏争不合,投传而去。”(投:弃掷。)④解说经义的文字。⑤传记。如《二十五史》均有人物列传。刘知几《史通·列传》:“传之为体,大抵相同,而述者多方,有时而异。”对:
①对答;回答;应对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齐宣王问曰:‘齐桓晋文之事,可得闻乎?’孟子对曰:‘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,是以后世无传焉。’”(齐桓:齐桓公。晋文:晋文公。)②对着;向着;朝向;面对。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。”韦应物《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》:“门对寒流雪满山。”③对立;敌对;相对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而所与对敌,或值人杰。”(值:遇到;碰见。)又对手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刘备天下知名,曹操所惮,今在境界,此强对也。”④对付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,十可以对百。”⑤婚姻配偶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:“同县孟氏有女,状肥丑而黑,力举石臼,择对不嫁,至年三十。”⑥对照。《梦溪笔谈》卷八:“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……以两司奏状对勘,以防虚伪。”(勘:校对。)⑦对偶。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体》:“有律诗彻首尾对者,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。”⑧较量。曹丕《典论·自叙》:“余与论剑,因求与余对。”⑨称扬;显扬。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:“以对于天下。”此:
①代词。这;这个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彼一时,此一时也。”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此之谓大同。”②这样;这般。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天何为而此醉。”③副词。乃;则。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必待尧舜之君,此为志士终无时矣。”莫:
①(mu)[名]日落的时候。《礼记·聘义》:“日~人倦。”(“暮”的本字。)②[代]没有什么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天下之水,~大于海。”③[副]不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杀臣,宋~能守,乃可攻也。”shei xiu xun li chuan ,dui ci mo cong cong 。
“shei xiu xun li chuan ,dui ci mo cong cong 。”shi gou chu chu :《wen wang zao chang shi cu san shou 》;shi tang chao shi ren guan xiu de zuo pin 。
jin zhu lian tian she ,yao jie bei zei huang 。ling ren zhuai chou chang ,mo lu wen cang cang 。
zong she yun wei cui ,shan cui gan jing ku 。bu zhi qian zai hou ,geng you ci ren mo 。
zheng ru gong huang jia ,shi qing shen song tu 。shou en chou wei de ,bu jiao zhi chang xu 。
tang zai fu tian bu ,chong xing gu guo feng 。hai ru ji yan zi ,zai jian di liang gong 。
tang shu mei xi bei ,jia cheng shun miao dong 。shei xiu xun li chuan ,dui ci mo cong cong 。
【zhu shi 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