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繁体
- 简体
- 拼音
-
山妻未舉案,饞叟已先嘗。
“山妻未舉案,饞叟已先嘗。”詩句出處:《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》;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睡足肢體暢,晨起開中堂。
初旭泛簾幕,微風拂衣裳。
二婢扶盥櫛,雙童舁簟床。
庭東有茂樹,其下多陰涼。
前月事齋戒,昨日散道場。
以我久蔬素,加籩仍異糧。
魴鱗白如雪,蒸炙加桂薑。
稻飯紅似花,調沃新酪漿。
佐以脯醢味,間之椒薤芳。
老憐口尚美,病喜鼻聞香。
嬌(馬矣)三四孫,索哺繞我傍。
山妻未舉案,饞叟已先嘗。
憶同牢巹初,傢貧共糟糠。
今食且如此,何必烹豬羊。
況觀姻族間,夫妻半存亡。
偕老不易得,白頭何足傷。
食罷酒一杯,醉飽吟又狂。
緬想梁高士,樂道喜文章。
徒誇五噫作,不解贈孟光。
【註釋】:
山妻:
對自己妻子的謙稱。李白《贈范金卿》:“隻應自索漠,留舌示~~。”妻:
(一)妻子。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吳起取齊女為妻。” (二)qì ①以女嫁人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以其子妻之。”又:“以其兄之子妻之。”(子:女兒。)②娶女子為妻。關漢卿《救風塵》第一折:“他一心待嫁我,我一心待妻他。”未:
①十二地支之一。《春秋·莊公二十四年》:“六月辛未,朔,日有食之。”②十二時辰之一,即午後一時至三時。③十二生肖屬羊。④副詞。1.表示否定。a.相當於“不”。《詩經·周頌·小毖》:“未堪傢多難。”b.相當於“沒有”、“不曾”。《詩經 · 召南·草蟲》:“未見君子,我心傷悲。”2. 用在句尾,表示疑問。相當於“否”。《後漢書·劉表傳》:“言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”舉:
①用兩手舉起。《新五代史·楊行密傳》:“為人長大有力,能手舉百斤。”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(武)王與孟說(yuè)舉鼎。”(孟說:古代力士。)②泛指舉起;抬起。曹操《卻東西門行》:“舉翅萬餘裡。”李白《靜夜思》:“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。”③起;升起。陸機《前緩聲歌》:“長風萬裡舉。”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明月獨舉。”又飛翔。李白《古風五十九首》之十五:“方知黃鶴舉,千裡獨徘徊。”④舉動;行動。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舉行如此。”《宋書·吳喜傳》:“喜是何人,乃敢作此舉止。”《三國志·魏書·荀攸傳》:“輔王命以號令天下,此桓、文之舉也。”(桓:齊桓公。文:晉文公。)《隋書·劉炫傳》:“五事同舉,無有遺失。”⑤發起;發動。《論積貯疏》:“遠方之能疑者,並舉而爭起矣。”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:“因以此發謀,欲舉事。”《漢書·燕靈王劉建傳》:“齊遂舉兵西。”(齊:侯國名。)⑥推薦;選拔。《後漢書·仲長統傳》:“以廉舉而以貪去,非士君子之志也。”(去:罷官。)⑦檢舉;揭發。柳宗元《時令論上》:“恤孤寡,舉阿黨。”《後漢書·百官志三》:“密舉非法。”⑧提出;舉出。舉一反三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主人不問,客不先舉。”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十分而未得其一端,故不能遍舉也。”⑨攻取;攻占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,五旬而舉之。”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舉趙亡韓。”(亡:滅。)⑩養育;生育。陳琳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生男慎莫舉,生女哺用脯(fǔ)。”(慎莫舉:千萬莫養育。脯:幹肉。)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“文以五月五日生,嬰告其母曰:‘勿舉也。’”(11)指科舉考試。《新唐書·選舉志上》:“舉進士久矣,廢之恐失其業。”(12)全;皆。《顏氏傢訓·風操》:“舉座驚駭。”舉案:
檢舉,審查。《後漢書·廉范傳》:“會融(鄧融)為州所~~。”案:
①古代進食用的有短腳的木托盤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玉人》:“案,十有二寸。”《史記· 田叔列傳》:“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,禮恭甚。”②矮小的長方桌。《三國志· 吳書·周瑜傳》裴松之註:“權拔刀斫(zhuó)前奏案。”(權:孫權。奏案:接受奏本的幾案。)③處理公事的文書。《新唐書·陸贄傳》:“視案籍煩簡。”(籍:指紀錄的本冊。)④通“按”。1.用手往下壓。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案灌夫項令謝。”(灌夫:人名。項:脖頸。謝:道歉。)2.壓抑;止住。《三國志·吳書·諸葛恪傳》:“宜且案兵養銳,觀釁而動。”(釁:空子。)3.考查;查問。王充《論衡·問孔》:“案賢聖之言,上下多相違。”(相違:互相矛盾。)4.依照;按照。《韓非子·孤憤》:“人臣循令而從事,案法而治官。”⑤連詞。相當於“於是”、“就”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財物積,國傢案自富矣。”饞:
①貪吃。《易林·解》:“舌饞於腹。”②貪羨。韓愈《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》:“馳坑跨谷終未悔,為利而止真貪饞。”叟:
(一)老年男子的通稱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晉國,天下莫強焉,叟之所知也。”(莫:沒有誰。)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河曲智叟亡以應。” (二)sōu [叟叟]淘米聲。《詩經·大雅·生民》:“釋之叟叟,蒸之浮浮。”(釋:淘米。)已:
①停止。《荀子·勸學》:“學不可以已。”②完畢。《戰國策·齊策二》:“言未已,齊讓又至。”(讓:責備。)③罷免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(子文)三已之,無慍(yùn)色。”(慍:怨恨。)④疾止;病除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:“可以已大風。”(大風:麻風病。)⑤副詞。1. 已經。《史記·蒙恬列傳》:“扶蘇已死。”2.隨後;旋即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廢以為侯,已又殺之。”3. 太;過分。《詩經·小雅·巧言》:“昊(hào)天已威。”(昊天:天。)⑥通“以”。介詞。和方位詞“來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東”、“西”等結合,表示對時間、范圍的限制。《三國志·吳書·吳主傳》:“自丞相雍已下皆諫。”⑦語氣詞。用法同“矣”。用於句末,表示確定語氣。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”(斯惡已:就顯出醜惡瞭。)先:
①走在前面。《楚辭· 九歌·國殤》:“旌蔽日兮敵若雲,矢交墜兮士爭先。”②先於;在……之前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先事慮事,先患慮患。”③首要的事。《吳子·治兵》:“用病之道何先?”④祖先;上代。蘇洵《六國論》:“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斬荊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”⑤對死去的人的尊稱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。”⑥對古代人的稱呼。⑦先生。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夫叔孫先非不忠也。”[先生]1. 老師。2.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,亦用來作對人的尊稱。3. 醫生。[先進]先行學習。《論語 ·先進》:“先進於禮樂,君子也。”嘗:
①用口品嘗味道。《荀子·榮辱》:“嘗之而甘於口。”(甘:好吃)②泛指嘗試;試一試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我雖不敏,請嘗試之。”③經歷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險阻艱難,備嘗之矣。”(備:全部。)④古代特指秋祭。供奉新谷讓祖宗嘗新,故名。《公羊傳·桓公八年》:“秋(祭)日嘗。”⑤副詞。曾經。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俎豆之事,則嘗聞之矣。”山妻未举案,馋叟已先尝。
“山妻未举案,馋叟已先尝。”诗句出处:《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初旭泛帘幕,微风拂衣裳。
二婢扶盥栉,双童舁簟床。
庭东有茂树,其下多阴凉。
前月事斋戒,昨日散道场。
以我久蔬素,加笾仍异粮。
鲂鳞白如雪,蒸炙加桂姜。
稻饭红似花,调沃新酪浆。
佐以脯醢味,间之椒薤芳。
老怜口尚美,病喜鼻闻香。
娇(马矣)三四孙,索哺绕我傍。
山妻未举案,馋叟已先尝。
忆同牢卺初,家贫共糟糠。
今食且如此,何必烹猪羊。
况观姻族间,夫妻半存亡。
偕老不易得,白头何足伤。
食罢酒一杯,醉饱吟又狂。
缅想梁高士,乐道喜文章。
徒夸五噫作,不解赠孟光。
【注释】:
山妻:
对自己妻子的谦称。李白《赠范金卿》:“只应自索漠,留舌示~~。”妻:
(一)妻子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吴起取齐女为妻。” (二)qì ①以女嫁人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以其子妻之。”又:“以其兄之子妻之。”(子:女儿。)②娶女子为妻。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他一心待嫁我,我一心待妻他。”未:
①十二地支之一。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六月辛未,朔,日有食之。”②十二时辰之一,即午后一时至三时。③十二生肖属羊。④副词。1.表示否定。a.相当于“不”。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:“未堪家多难。”b.相当于“没有”、“不曾”。《诗经 · 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”2. 用在句尾,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否”。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言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”举:
①用两手举起。《新五代史·杨行密传》:“为人长大有力,能手举百斤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(武)王与孟说(yuè)举鼎。”(孟说:古代力士。)②泛指举起;抬起。曹操《却东西门行》:“举翅万余里。”李白《静夜思》: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③起;升起。陆机《前缓声歌》:“长风万里举。”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明月独举。”又飞翔。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十五:“方知黄鹤举,千里独徘徊。”④举动;行动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举行如此。”《宋书·吴喜传》:“喜是何人,乃敢作此举止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攸传》:“辅王命以号令天下,此桓、文之举也。”(桓:齐桓公。文:晋文公。)《隋书·刘炫传》:“五事同举,无有遗失。”⑤发起;发动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远方之能疑者,并举而争起矣。”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因以此发谋,欲举事。”《汉书·燕灵王刘建传》:“齐遂举兵西。”(齐:侯国名。)⑥推荐;选拔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以廉举而以贪去,非士君子之志也。”(去:罢官。)⑦检举;揭发。柳宗元《时令论上》:“恤孤寡,举阿党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密举非法。”⑧提出;举出。举一反三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主人不问,客不先举。”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十分而未得其一端,故不能遍举也。”⑨攻取;攻占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,五旬而举之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举赵亡韩。”(亡:灭。)⑩养育;生育。陈琳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生男慎莫举,生女哺用脯(fǔ)。”(慎莫举:千万莫养育。脯:干肉。)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“文以五月五日生,婴告其母曰:‘勿举也。’”(11)指科举考试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举进士久矣,废之恐失其业。”(12)全;皆。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举座惊骇。”举案:
检举,审查。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会融(邓融)为州所~~。”案:
①古代进食用的有短脚的木托盘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:“案,十有二寸。”《史记· 田叔列传》:“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,礼恭甚。”②矮小的长方桌。《三国志· 吴书·周瑜传》裴松之注:“权拔刀斫(zhuó)前奏案。”(权:孙权。奏案:接受奏本的几案。)③处理公事的文书。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视案籍烦简。”(籍:指纪录的本册。)④通“按”。1.用手往下压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案灌夫项令谢。”(灌夫:人名。项:脖颈。谢:道歉。)2.压抑;止住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宜且案兵养锐,观衅而动。”(衅:空子。)3.考查;查问。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案贤圣之言,上下多相违。”(相违:互相矛盾。)4.依照;按照。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人臣循令而从事,案法而治官。”⑤连词。相当于“于是”、“就”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财物积,国家案自富矣。”馋:
①贪吃。《易林·解》:“舌馋于腹。”②贪羡。韩愈《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》:“驰坑跨谷终未悔,为利而止真贪馋。”叟:
(一)老年男子的通称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晋国,天下莫强焉,叟之所知也。”(莫:没有谁。)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河曲智叟亡以应。” (二)sōu [叟叟]淘米声。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:“释之叟叟,蒸之浮浮。”(释:淘米。)已:
①停止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学不可以已。”②完毕。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言未已,齐让又至。”(让:责备。)③罢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(子文)三已之,无愠(yùn)色。”(愠:怨恨。)④疾止;病除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可以已大风。”(大风:麻风病。)⑤副词。1. 已经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“扶苏已死。”2.随后;旋即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废以为侯,已又杀之。”3. 太;过分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昊(hào)天已威。”(昊天:天。)⑥通“以”。介词。和方位词“来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东”、“西”等结合,表示对时间、范围的限制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自丞相雍已下皆谏。”⑦语气词。用法同“矣”。用于句末,表示确定语气。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”(斯恶已:就显出丑恶了。)先:
①走在前面。《楚辞· 九歌·国殇》:“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。”②先于;在……之前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先事虑事,先患虑患。”③首要的事。《吴子·治兵》:“用病之道何先?”④祖先;上代。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”⑤对死去的人的尊称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。”⑥对古代人的称呼。⑦先生。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夫叔孙先非不忠也。”[先生]1. 老师。2.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,亦用来作对人的尊称。3. 医生。[先进]先行学习。《论语 ·先进》:“先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”尝:
①用口品尝味道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尝之而甘于口。”(甘:好吃)②泛指尝试;试一试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我虽不敏,请尝试之。”③经历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。”(备:全部。)④古代特指秋祭。供奉新谷让祖宗尝新,故名。《公羊传·桓公八年》:“秋(祭)日尝。”⑤副词。曾经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俎豆之事,则尝闻之矣。”shan qi wei ju an ,chan sou yi xian chang 。
“shan qi wei ju an ,chan sou yi xian chang 。”shi gou chu chu :《er nian san yue wu ri zhai bi kai su dang shi ou yin zeng qi 》;shi tang chao shi ren bai ju yi de zuo pin 。
chu xu fan lian mu ,wei feng bi yi chang 。
er bi fu guan zhi ,shuang tong yu dian chuang 。
ting dong you mao shu ,ji xia duo yin liang 。
qian yue shi zhai jie ,zuo ri san dao chang 。
yi wo jiu shu su ,jia bian reng yi liang 。
fang lin bai ru xue ,zheng zhi jia gui jiang 。
dao fan gong shi hua ,diao wo xin lao jiang 。
zuo yi fu hai wei ,jian zhi jiao xie fang 。
lao lian kou shang mei ,bing xi bi wen xiang 。
jiao (ma yi )san si sun ,suo bu rao wo bang 。
shan qi wei ju an ,chan sou yi xian chang 。
yi tong lao jin chu ,jia pin gong zao kang 。
jin shi ju ru ci ,he bi peng zhu yang 。
kuang guan yin zu jian ,fu qi ban cun wang 。
xie lao bu yi de ,bai tou he zu shang 。
shi ba jiu yi bei ,zui bao yin you kuang 。
mian xiang liang gao shi ,le dao xi wen zhang 。
tu kua wu yi zuo ,bu jie zeng meng guang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