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繁体
- 简体
- 拼音
-
何以結相於?金薄畫搔頭。
“何以結相於?金薄畫搔頭。”詩句出處:《定情詩》;是魏晉詩人繁欽的作品。
我出東門遊,邂逅承清塵。
思君即幽房,侍寢執衣巾。
時無桑中契,迫此路側人。
我既媚君姿,君亦悅我顏。
何以致拳拳?綰臂雙金環。
何以道殷勤?約指一雙銀。
何以致區區?耳中雙明珠。
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後。
何以致契闊?繞腕雙跳脫。
何以結恩情?美玉綴羅纓。
何以結中心?素縷連雙針。
何以結相於?金薄畫搔頭。
何以慰別離?耳後玳瑁釵。
何以答歡忻?紈素三條裙。
何以結愁悲?白絹雙中衣。
與我期何所?乃期東山隅。
日旰兮不來,谷風吹我襦。
遠望無所見,涕泣起踟躕。
與我期何所?乃期山南陽。
日中兮不來,飄風吹我裳。
逍遙莫誰睹,望君愁我腸。
與我期何所?乃期西山側。
日夕兮不來,躑躅長嘆息。
遠望涼風至,俯仰正衣服。
與我期何所?乃期山北岑。
日暮兮不來,淒風吹我襟。
望君不能坐,悲苦愁我心。
愛身以何為,惜我華色時。
中情既款款,然後克密期。
褰衣躡茂草,謂君不我欺。
廁此醜陋質,徙倚無所之。
自傷失所欲,淚下如連絲。
【註釋】:
何:
(一)①疑問代詞。1. 什麼。《詩經·召南·何彼穠矣》:“何彼穠(nóng)矣?”(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?)2. 為什麼。《漢書·伍被傳》:“公獨以為無福,何?”3. 何處。韓愈《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》:“雲橫秦嶺傢何在?”②副詞。1.表示反問。相當於“怎麼”、“哪裡”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大王來何操?”《後漢書·馬援傳》:“男兒要當死於邊野,以馬革裹屍還葬身,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?”(邪:同“耶”。)2.表示感嘆。相當於“多麼”。曹操《觀滄海》:“水何澹澹。” (二)hè 扛;擔。《詩經·曹風·候人》:“何戈與祋(duì)。”(祋:兵器名。)泛指背負。《詩經·小雅· 無羊》:“何蓑(suō)何笠。”引申為承受。《詩經·商頌·長發》:“何天之休。”(休:福。)以上意義後來寫作“荷”。何以:
①用什麼;怎麼。《左傳·成公三年》:“子歸,~~報我。”也作“曷以”。《管子·輕重》:“桓公惕然太息曰:‘吾~~識此?’”②為什麼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秦晉,匹也,~~卑我?”以:
①任用;使用。《楚辭·九章·涉江》:“忠不必用兮,賢不必以。”②緣故;原因。《詩經·邶風·旄丘》:“何其久也,必有以也。”③認為。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皆以美於徐公。”④介詞。1. 表示使用的對象。用;拿。《韓非子·難一》:“以子之矛陷子之楯,何如?”(陷:戳穿。)2.表示動作的涉及對象。與;同。《儀禮·鄉射禮》:“主人以賓三揖。”3. 表示動作的原因。因;因為。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孫臏以此名顯天下。”4.表示動作的方式和依憑。憑借……身份;按照。《論語·學而》:“使民以時。”(使:役使。)5.表示動作的時間。在;於。《呂氏春秋·孟春》:“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。”(元日:吉日。)6. 表示動作的目的。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東臨碣石,以觀滄海。”⑤連詞。1.表示並列、相承等關系。相當於“而”。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城高以厚,地廣以深。”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狐偃,其舅也,而惠以有謀。”(惠:通“慧”。聰明。)2. 表示目的。為瞭;以便。《戰國策·東周策》:“秦假道於周以伐韓。”(假道:借路。)⑥助詞。用在往、來、上、下、內、外、前、後、左、右、東、西、南、北等方位詞前,表示對方位、時間、數量的限制。《呂氏春秋 · 上農》:“凡民自七尺以上,屬諸三官。”(三官:指農工商三種職業。)⑦通“已”。1.已經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杜襲傳》:“吾計以定。”2.停止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無以,則王乎?”結:
①打結。班固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網’。”《左傳·哀公十五年》:“以戈擊之,斷纓。子路曰:‘君子死,冠不免。’結纓而死。”(纓:帽帶。)②繩、帶子等打成的疙瘩。《古詩十九首·客從遠方來》:“著以長相思,緣以結不解。”《論衡·知實》:“天下事有不可知,猶結有不可解也。”③比喻疑難問題所在處。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盡見五藏癥結。”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斯言洞見癥結。”④情思鬱積。周邦彥《風流子》:“何況怨懷長結,重見無期。”⑤凝結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“寒風摧樹木,嚴霜結庭蘭。”⑥締結;交結。《史記·張釋之馮唐列傳》:“乃結為親友。”《左傳· 成公元年》:“齊楚結好。”⑦構建。陶潛《飲酒二十首》之五:“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”⑧結束;瞭結。⑨關閉。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青樓臨大路,高門結重關。”⑩結果實。杜甫《北征》:“雨露之所濡,甘苦齊結實。”(濡rú:沾濕。)相:
(一)①互相;相互。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:“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。”②遞相;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。《呂氏春秋·疑似》:“為高葆禱於璐,置鼓其上,遠近相聞。”③質地;實質。劉峻《辯命論》:“昔之玉質金相,英髦秀達,皆擯斥於當年,韞(yùn)奇才而莫用。”(髦:俊傑。韞:藏。)[相對]相向。元稹《與李十二夜飲》:“寒夜燈前賴酒壺,與君相對興(xìng)猶孤。”(二)xiàng ①察看;仔細看。《詩經·大雅·公劉》:“相其陰陽,觀其流泉。”②占視。迷信者看外形而斷定人與事的吉兇禍福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相人之形狀顏色,而知其吉兇妖祥。”③相貌;形貌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形相雖善而心術惡。”④輔佐;扶助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今由與求也,相夫子。”⑤官名。1. 輔佐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吏。《史記·魏世傢》:“傢貧則思良妻,國亂則思賢相。”2.漢代另指諸侯國的實際執政者,地位相當於郡太守。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“永和初,出為河間相。”又使為相。《續資治通鑒長編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帝新相文彥博、富弼,意甚自得。”⑥司儀贊禮者。《淮南子·主術》:“口能言而行人稱辭,足能行而相者先導。”(行人:古時的外交官。)⑦選擇。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自古相女配夫,新狀元花生滿路。”於:
(一)①介詞。相當於“在”。表動作的時間、處所。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射其左,越於車下。”(越:墜。)②介詞。相當於“對”、“對於”。表動作對象。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。”③相當於“向”。表示趨向。《戰國策·東周策》:“秦假道於周以伐韓。”④相當於“至”、“到”。表示方向和目標。《尚書· 盤庚上》:“盤庚遷於殷。”(遷:遷都。)⑤相當於“過”。表示比較。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於泰山,或輕於鴻毛。”⑥相當於“自”、“從”、“由”。表示起始。宋玉《風賦》:“夫風生於地,起於青蘋之末。”(青蘋:水草名。末:頂端。)⑦相當於“給”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:“東方朔割炙(zhì)於細君。”(炙:烤肉。細君:妻。)⑧相當於“被”。表被動。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。” (二)wū(烏)。嘆詞。表呼聲或贊嘆。《尚書·大禹謨》:“禹曰:‘於,帝念哉!’”(念:常常想。)金:
①金屬的通稱。《荀子·勸學》: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”《周禮·秋官·職金》:“入其金錫於為兵器之府。”(為:制作。)②金黃色。《嶽陽樓記》:“浮光躍金。”《阿房宮賦》:“金塊珠礫,棄擲迤邐,秦人視之,亦不甚惜。”③錢財;錢。《史記·陳丞相世傢》:“臣聞(陳)平受諸將金,金多者得善處,金少者得惡處。”④金屬制的樂器或兵器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金石絲竹,樂之器也。”《淮南子·說山》:“砥石不利,而可以利金。”(利金:磨利刀劍。)⑤古代八音之一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師》:“皆播之以八言,金、石、土、革、絲、木、匏、竹。”⑥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。以一鎰(二十四兩)為一金,或以一斤為一金。《史記·燕召公世傢》:“子之因遺(wèi)蘇代百金。”(子之:人名。遺:贈與。)《五人墓碑記》:“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,買五人之脰而函之。”(脰dòu:頸項;頭臚。)《獄中雜記》:“富者賂數百金。”⑦比喻堅固。《過秦論》:“始皇之心,自以為關中之地,金城千裡。”⑧五行之一。《尚書·洪范》: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⑨朝代名(公元1115—1234年)。女真族完顏部首領阿骨打所建。薄:
①草木叢生之地。《楚辭·九章·涉江》:“露申辛夷,死林薄兮。”②迫近。李密《陳情表》:“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。”③厚度小。與“厚”相對。《詩經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④微;少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知行淺薄。”⑤淡。與“濃”相對。《莊子·胠篋》:“魯酒薄而邯鄲圍。”⑥土地貧瘠。《三國志·魏書·諸葛亮傳》:“薄田十五頃。”⑦減輕。晁錯《論貴粟疏》:“薄賦斂,廣畜積。”⑧輕視。杜甫《戲為六絕·五》:“不薄今人愛古人。”⑨助詞。用於句首。《詩經·周南·葛覃》:“薄污我私,薄浣我衣。”⑩通“箔”。1.簾子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帷薄之外不趨。”2.養蠶的篩子或席子。《史記·周勃世傢》:“勃以織薄曲為生。”(曲:與“薄”義同。)畫:
①劃分;劃分界線。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:“芒芒禹跡,畫為九州。”(芒芒:遼遠的樣子。)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:“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。”②繪畫;作畫。《戰國策·齊策二》:“請畫地為蛇,先成者飲酒。”《後漢書·宗室傳·齊武王佖》:“使長安中官署及天下鄉亭皆畫伯升像於塾,旦起射之。”(伯升:劉縯字。)③圖畫;畫成的藝術品。沈括《夢溪筆談·書畫》:“書畫之妙,當以神會,難可以形器求也。”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拾視之,非字而畫。”④有彩畫的;用彩畫裝飾的。韋應物《郡齋中雨與諸文士燕集》:“兵衛森畫戟,宴寢凝清香。”⑤謀劃;籌劃。《史記·留侯世傢》:“良曰:‘誰為陛下畫此計者?’”《商君書· 更法》:“孝公平畫。”(平:評議。)⑥計策;計謀。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言不聽,畫不用。”⑦書法的橫筆叫畫;漢字的一筆叫一畫。魏學洢《核舟記》:“細若紋足,鉤畫瞭瞭。”搔:
①撓;輕抓。《詩經·邶風·靜女》:“愛而不見,搔首踟躕。”(踟躕:來回走動。)②通“騷”。擾亂。《淮南子·兵略》:“殘殺天下,萬人搔動。”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头。
“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头。”诗句出处:《定情诗》;是魏晋诗人繁钦的作品。
思君即幽房,侍寝执衣巾。
时无桑中契,迫此路侧人。
我既媚君姿,君亦悦我颜。
何以致拳拳?绾臂双金环。
何以道殷勤?约指一双银。
何以致区区?耳中双明珠。
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后。
何以致契阔?绕腕双跳脱。
何以结恩情?美玉缀罗缨。
何以结中心?素缕连双针。
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头。
何以慰别离?耳后玳瑁钗。
何以答欢忻?纨素三条裙。
何以结愁悲?白绢双中衣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东山隅。
日旰兮不来,谷风吹我襦。
远望无所见,涕泣起踟蹰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南阳。
日中兮不来,飘风吹我裳。
逍遥莫谁睹,望君愁我肠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西山侧。
日夕兮不来,踯躅长叹息。
远望凉风至,俯仰正衣服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北岑。
日暮兮不来,凄风吹我襟。
望君不能坐,悲苦愁我心。
爱身以何为,惜我华色时。
中情既款款,然后克密期。
褰衣蹑茂草,谓君不我欺。
厕此丑陋质,徙倚无所之。
自伤失所欲,泪下如连丝。
【注释】:
何:
(一)①疑问代词。1. 什么。《诗经·召南·何彼秾矣》:“何彼秾(nóng)矣?”(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?)2. 为什么。《汉书·伍被传》:“公独以为无福,何?”3. 何处。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:“云横秦岭家何在?”②副词。1.表示反问。相当于“怎么”、“哪里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大王来何操?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身,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?”(邪:同“耶”。)2.表示感叹。相当于“多么”。曹操《观沧海》:“水何澹澹。” (二)hè 扛;担。《诗经·曹风·候人》:“何戈与祋(duì)。”(祋:兵器名。)泛指背负。《诗经·小雅· 无羊》:“何蓑(suō)何笠。”引申为承受。《诗经·商颂·长发》:“何天之休。”(休:福。)以上意义后来写作“荷”。何以:
①用什么;怎么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子归,~~报我。”也作“曷以”。《管子·轻重》:“桓公惕然太息曰:‘吾~~识此?’”②为什么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秦晋,匹也,~~卑我?”以:
①任用;使用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以。”②缘故;原因。《诗经·邶风·旄丘》:“何其久也,必有以也。”③认为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皆以美于徐公。”④介词。1. 表示使用的对象。用;拿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以子之矛陷子之楯,何如?”(陷:戳穿。)2.表示动作的涉及对象。与;同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主人以宾三揖。”3. 表示动作的原因。因;因为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膑以此名显天下。”4.表示动作的方式和依凭。凭借……身份;按照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使民以时。”(使:役使。)5.表示动作的时间。在;于。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:“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。”(元日:吉日。)6. 表示动作的目的。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”⑤连词。1.表示并列、相承等关系。相当于“而”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城高以厚,地广以深。”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狐偃,其舅也,而惠以有谋。”(惠:通“慧”。聪明。)2. 表示目的。为了;以便。《战国策·东周策》:“秦假道于周以伐韩。”(假道:借路。)⑥助词。用在往、来、上、下、内、外、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东、西、南、北等方位词前,表示对方位、时间、数量的限制。《吕氏春秋 · 上农》:“凡民自七尺以上,属诸三官。”(三官:指农工商三种职业。)⑦通“已”。1.已经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袭传》:“吾计以定。”2.停止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无以,则王乎?”结:
①打结。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’。”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:“以戈击之,断缨。子路曰:‘君子死,冠不免。’结缨而死。”(缨:帽带。)②绳、带子等打成的疙瘩。《古诗十九首·客从远方来》:“著以长相思,缘以结不解。”《论衡·知实》:“天下事有不可知,犹结有不可解也。”③比喻疑难问题所在处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尽见五藏症结。”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斯言洞见症结。”④情思郁积。周邦彦《风流子》:“何况怨怀长结,重见无期。”⑤凝结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寒风摧树木,严霜结庭兰。”⑥缔结;交结。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乃结为亲友。”《左传· 成公元年》:“齐楚结好。”⑦构建。陶潜《饮酒二十首》之五: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”⑧结束;了结。⑨关闭。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青楼临大路,高门结重关。”⑩结果实。杜甫《北征》:“雨露之所濡,甘苦齐结实。”(濡rú:沾湿。)相:
(一)①互相;相互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”②递相;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为高葆祷于璐,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。”③质地;实质。刘峻《辩命论》:“昔之玉质金相,英髦秀达,皆摈斥于当年,韫(yùn)奇才而莫用。”(髦:俊杰。韫:藏。)[相对]相向。元稹《与李十二夜饮》:“寒夜灯前赖酒壶,与君相对兴(xìng)犹孤。”(二)xiàng ①察看;仔细看。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:“相其阴阳,观其流泉。”②占视。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相人之形状颜色,而知其吉凶妖祥。”③相貌;形貌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形相虽善而心术恶。”④辅佐;扶助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。”⑤官名。1.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家贫则思良妻,国乱则思贤相。”2.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,地位相当于郡太守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永和初,出为河间相。”又使为相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帝新相文彦博、富弼,意甚自得。”⑥司仪赞礼者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口能言而行人称辞,足能行而相者先导。”(行人:古时的外交官。)⑦选择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自古相女配夫,新状元花生满路。”于:
(一)①介词。相当于“在”。表动作的时间、处所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射其左,越于车下。”(越:坠。)②介词。相当于“对”、“对于”。表动作对象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”③相当于“向”。表示趋向。《战国策·东周策》:“秦假道于周以伐韩。”④相当于“至”、“到”。表示方向和目标。《尚书· 盘庚上》:“盘庚迁于殷。”(迁:迁都。)⑤相当于“过”。表示比较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⑥相当于“自”、“从”、“由”。表示起始。宋玉《风赋》:“夫风生于地,起于青蘋之末。”(青蘋:水草名。末:顶端。)⑦相当于“给”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东方朔割炙(zhì)于细君。”(炙:烤肉。细君:妻。)⑧相当于“被”。表被动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。” (二)wū(乌)。叹词。表呼声或赞叹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禹曰:‘于,帝念哉!’”(念:常常想。)金:
①金属的通称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《周礼·秋官·职金》:“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。”(为:制作。)②金黄色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。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金块珠砾,弃掷迤逦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”③钱财;钱。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臣闻(陈)平受诸将金,金多者得善处,金少者得恶处。”④金属制的乐器或兵器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”《淮南子·说山》:“砥石不利,而可以利金。”(利金:磨利刀剑。)⑤古代八音之一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师》:“皆播之以八言,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。”⑥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。以一镒(二十四两)为一金,或以一斤为一金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子之因遗(wèi)苏代百金。”(子之:人名。遗:赠与。)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,买五人之脰而函之。”(脰dòu:颈项;头胪。)《狱中杂记》:“富者赂数百金。”⑦比喻坚固。《过秦论》:“始皇之心,自以为关中之地,金城千里。”⑧五行之一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⑨朝代名(公元1115—1234年)。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所建。薄:
①草木丛生之地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露申辛夷,死林薄兮。”②迫近。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。”③厚度小。与“厚”相对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④微;少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知行浅薄。”⑤淡。与“浓”相对。《庄子·胠箧》:“鲁酒薄而邯郸围。”⑥土地贫瘠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薄田十五顷。”⑦减轻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薄赋敛,广畜积。”⑧轻视。杜甫《戏为六绝·五》:“不薄今人爱古人。”⑨助词。用于句首。《诗经·周南·葛覃》:“薄污我私,薄浣我衣。”⑩通“箔”。1.帘子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帷薄之外不趋。”2.养蚕的筛子或席子。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:“勃以织薄曲为生。”(曲:与“薄”义同。)画:
①划分;划分界线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芒芒禹迹,画为九州。”(芒芒:辽远的样子。)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。”②绘画;作画。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”《后汉书·宗室传·齐武王佖》:“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伯升像于塾,旦起射之。”(伯升:刘縯字。)③图画;画成的艺术品。沈括《梦溪笔谈·书画》:“书画之妙,当以神会,难可以形器求也。”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拾视之,非字而画。”④有彩画的;用彩画装饰的。韦应物《郡斋中雨与诸文士燕集》:“兵卫森画戟,宴寝凝清香。”⑤谋划;筹划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良曰:‘谁为陛下画此计者?’”《商君书· 更法》:“孝公平画。”(平:评议。)⑥计策;计谋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言不听,画不用。”⑦书法的横笔叫画;汉字的一笔叫一画。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细若纹足,钩画了了。”搔:
①挠;轻抓。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:“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”(踟蹰:来回走动。)②通“骚”。扰乱。《淮南子·兵略》:“残杀天下,万人搔动。”he yi jie xiang yu ?jin bao hua sao tou 。
“he yi jie xiang yu ?jin bao hua sao tou 。”shi gou chu chu :《ding qing shi 》;shi wei jin shi ren fan qin de zuo pin 。
sai jun ji you fang ,shi qin zhi yi jin 。
shi mo sang zhong qi ,pai ci lu ce ren 。
wo ji mei jun zi ,jun yi yue wo yan 。
he yi zhi quan quan ?wan bei shuang jin huan 。
he yi dao yan qin ?yao zhi yi shuang yin 。
he yi zhi ou ou ?er zhong shuang ming zhu 。
he yi zhi kou kou ?xiang nang ji zhou hou 。
he yi zhi qi kuo ?rao wan shuang tiao tuo 。
he yi jie en qing ?mei yu chuo luo ying 。
he yi jie zhong xin ?su lv lian shuang zhen 。
he yi jie xiang yu ?jin bao hua sao tou 。
he yi wei bie li ?er hou dai mao chai 。
he yi da huan xin ?wan su san tiao qun 。
he yi jie chou bei ?bai juan shuang zhong yi 。
yu wo ji he suo ?nai ji dong shan yu 。
ri gan xi bu lai ,gu feng chui wo ru 。
yuan wang mo suo jian ,ti qi qi chi chu 。
yu wo ji he suo ?nai ji shan na yang 。
ri zhong xi bu lai ,piao feng chui wo chang 。
xiao yao mo shei du ,wang jun chou wo chang 。
yu wo ji he suo ?nai ji xi shan ce 。
ri xi xi bu lai ,zhi zhu chang tan xi 。
yuan wang liang feng zhi ,fu yang zheng yi fu 。
yu wo ji he suo ?nai ji shan bei cen 。
ri mu xi bu lai ,qi feng chui wo jin 。
wang jun bu neng zuo ,bei ku chou wo xin 。
ai shen yi he wei ,xi wo hua se shi 。
zhong qing ji kuan kuan ,ran hou ke mi ji 。
qian yi nie mao cao ,wei jun bu wo qi 。
ce ci chou lou zhi ,xi yi mo suo zhi 。
zi shang shi suo yu ,lei xia ru lian si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