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繁体
- 简体
- 拼音
-
少壯與榮華,相避如寒燠。
“少壯與榮華,相避如寒燠。”詩句出處:《短歌行》;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世人求富貴,多為奉嗜欲。
盛衰不自由,得失常相逐。
問君少年日,苦學將幹祿。
負笈塵中遊,抱書雪前宿。
佈衾不周體,藜茹才充腹。
三十登宦途,五十被朝服。
奴溫己挾纊,馬肥初食粟。
未敢議歡遊,尚為名檢束。
耳目聾暗後,堂上調絲竹。
牙齒缺落時,盤中堆酒肉。
彼來此已去,外餘中不足。
少壯與榮華,相避如寒燠。
青雲去地遠,白日經天遠。
從古無奈何,短歌聽一曲。
【註釋】:
少:
(一)①數量少。與“多”相對。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:“陽虎曰:‘吾車少。’”②缺少;短少;差欠。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今少一人,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。”③削弱。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欲天下之治安,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。”④輕視;看輕;小看。《晉書·王濟傳》:“(濟)好以言傷物,儕(chái)類以此少之。”(儕類:同輩。)⑤不多時,表示時間短暫。《莊子·達生》:“少焉,果敗而反。”⑥副詞。表示程度淺。相當於“稍微”。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“太後之色少解。” (二)shào ①年幼。與“老”相對。賀知章《回鄉偶書二首》之一:“少小離傢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(cuī)。”②少年人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少長有禮,其可用也。”③排行最末的。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田嬰者,齊威王少子。”壯:
①大;盛大。《詩經·小雅·采芑》:“方叔元老,克壯其猶。”(猶,道。)李夢陽《明遠樓春望》:“風雨江聲壯,兵戈地色寒。”②強壯;健壯。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趫材悍北。”(趫:矯健。)③壯年;古人三十歲以上為壯年。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大國之王,幼弱未壯。”④成年;長大。《韓非子·難二》:“周公旦假天子七年,成王壯,授之以政。”⑤雄偉;豪壯。《漢書 · 樊噲傳》:“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,定天下,何其壯也!”(豐沛:二邑名。)⑥認為勇敢。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:“羽壯之,賜以酒。”(羽:項羽。)與:
(一)①給予;授予。《論語·雍也》:“原思為之宰,與之粟九百。”(原思:孔子弟子。宰:官名。粟:指俸祿。)②幫助。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君不與勝者,而與不勝者。”③贊許。《論語·述而》:“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。”④結交;親附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不欺其與。”(其與:指所結交的國傢。)⑤盟國;友邦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王奪之人,霸奪之與,強奪之地。”(之:其。人:指賢士。)⑥黨與;共事人。《後漢書·寇榮傳》:“於人少所與,以此見害於權寵。”(權寵:權臣;寵臣。)⑦介詞。相當於“跟”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蜩與學鳩笑之。”⑧連詞。1. 相當於“和”。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太子之善,在於早諭教與選左右。”2.[與其]表示比較。《論語·八佾》:“與其奢也,寧儉。”⑨對付。《史記·燕召公世傢》:“龐煖易與耳。”(二)yú 語氣詞。1. 用在句尾表示疑問。《史記·樗裡子甘茂列傳》:“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?”(文信侯:指呂不韋。專:專權。)2. 用在句尾表示感嘆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舜其大知也與!”(知:智。)以上意義後作“歟”。 (三)yù 參加。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蹇叔之子與師。”(師:軍隊。)榮:
①草木及谷物開的花。《古詩十九首》之八:“攀條折其榮。”②草木開花。《呂氏春秋·仲夏》:“半夏生,木堇榮。”③草木茂盛、繁盛。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木欣欣以向榮。”(欣欣:草木茂盛。)④光榮;榮耀。與“辱”相對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定乎內外之分,辨乎榮辱之境。”⑤榮華;富貴。劉炎《邇言》:“君子志於澤天下,小人志於榮其身。”⑥屋簷兩端翹起的部分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夙興,設洗直於東榮。”[榮衛]中醫指人體的營養、血氣等。《素問·湯液醪醴論》:“今精壞神去,榮衛不可復收。”榮華:
①草木的花朵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及~~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詒。”②草木開花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草木~~滋碩之時,則斧斤不入山林。”③(róng huá)興旺茂盛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萬物~~。”④(róng huá)富貴榮耀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子三為令尹而不~~。”華:
(一)①草木所開的花。後作“花”。《詩經·召南·何彼穠矣》:“華如桃李。”《詩經· 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”又指開花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桃始華。”②從中間剖開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為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;為國君者華之,巾以绤。”(二)huá ①光彩;光輝。謝莊《月賦》:“增華臺室,揚采軒宮。”(臺室、軒宮:皆星座名。)又輝映。何遜《秋夕仰贈從兄寘南》:“高樹北風響,空庭秋月華。”②出現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,古人以為吉兆。李程《日五色賦》:“祥開日華。”(祥:吉祥。)③華麗;華美。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華容婀娜,令我忘餐。”又指人物美麗有風采。陸機《贈紀士》:“華顏婉如玉。”④精華。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鬥之墟。”⑤才學。韓愈《送鄭十校理得洛字》:“才子富文華。”又指文采。杜甫《贈比部蕭郎中十兄》:“詞華傾後輩。”(傾:使欽佩。)⑥聲譽;名聲。張九齡《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》:“聲華大國寶。”⑦繁盛。劉得仁《樂遊原春望》:“始覺繁華地,應無不醉人。”⑧顯貴。王績《策杖尋隱士》:“歲歲長如此,方知輕世華。”⑨浮華。《後漢書·周舉傳》:“但務其華,不求其實。”⑩歲月;時光。沈佺期《春閨》:“歲華空自擲。”又年輕;年少。李商隱《錦瑟》:“錦瑟無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華年。”(11)(頭發)花白。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:“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發。”(12)中國古稱華夏,省稱“華”。亦專指漢族。《左傳·定公十年》:“夷不亂華。”(夷:古稱少數民族名。)(13)通“嘩”。喧嘩。《晏子春秋·內篇問上二十》:“不掩君過,諫乎前,不華乎外。”(乎:於。) (三)huà 通“樺”。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華楓枰櫨。”相:
(一)①互相;相互。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:“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。”②遞相;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。《呂氏春秋·疑似》:“為高葆禱於璐,置鼓其上,遠近相聞。”③質地;實質。劉峻《辯命論》:“昔之玉質金相,英髦秀達,皆擯斥於當年,韞(yùn)奇才而莫用。”(髦:俊傑。韞:藏。)[相對]相向。元稹《與李十二夜飲》:“寒夜燈前賴酒壺,與君相對興(xìng)猶孤。”(二)xiàng ①察看;仔細看。《詩經·大雅·公劉》:“相其陰陽,觀其流泉。”②占視。迷信者看外形而斷定人與事的吉兇禍福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相人之形狀顏色,而知其吉兇妖祥。”③相貌;形貌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形相雖善而心術惡。”④輔佐;扶助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今由與求也,相夫子。”⑤官名。1. 輔佐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吏。《史記·魏世傢》:“傢貧則思良妻,國亂則思賢相。”2.漢代另指諸侯國的實際執政者,地位相當於郡太守。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“永和初,出為河間相。”又使為相。《續資治通鑒長編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帝新相文彥博、富弼,意甚自得。”⑥司儀贊禮者。《淮南子·主術》:“口能言而行人稱辭,足能行而相者先導。”(行人:古時的外交官。)⑦選擇。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自古相女配夫,新狀元花生滿路。”避:
①回避;躲開。《莊子·刻意》:“此江海之士,避世之人,閑暇者之所好也。”(好:喜好。)②讓。葛洪《抱樸子·外篇·知止》:“告退避賢,潔而且安。”③遜;亞於。晁錯《論貴粟疏》:“今海內為一,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。”④防止。權德輿《送別沅泛》:“廢業固相受,避嫌誠自私。”如:
①順從;依照。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唯所如之,無不如志。”李朝威《柳毅傳》:“毅如其言,遂至其宮。”②往;到……去。《漢書·燕王傳》:“田生如長安,不見(劉)澤。”③似;像;如同。《詩經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④及;趕得上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弗如也! 吾與女弗如也!”⑤奈。“如……何”,相當於“奈……何”,把……怎麼樣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一薛居州,獨如宋王何?”(薛居州:人名,宋臣。)《列子·湯問》:“其如土石何?”⑥介詞。相當於“於”。引進比較對象。《呂氏春秋·愛士》:“人之困窮,甚如饑渴。”⑦連詞。1. 相當於“如果”,表示假設。《詩經·秦風·黃鳥》:“如可贖兮,人百其身。”2. 相當於“和”。表示並列。《儀禮·鄉飲酒禮》:“公如大夫入。”(大夫:官名。)3. 相當於“而”。表示轉折。至於;卻。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如其禮樂,以俟君子。”4.相當於“或者”。表示選擇。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(安:怎。方六七十:指縱橫六七十裡。邦:諸侯封國。)⑧助詞。形容詞後綴,相當於“然”,表示“……的樣子”。《論語·鄉黨》:“孔子於鄉黨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”[不如]也作“弗如”。比不上。岑參《石犀》:“始知李太守,伯禹亦不如。”(伯禹:大禹。)寒:
①冷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寒熱不節,民多虐疾。”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:“見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②貧窮;貧寒。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》:“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。”(彤庭:指富貴人傢。)《晉書·劉毅傳》:“是以上品無寒門,下品無士族。”③害怕;畏懼。《聊齋志異·辛十四娘》:“誤入澗谷,狼奔鴟(chī)叫,豎毛寒心。”(鴟:貓頭鷹。)燠:
溫暖;熱。《詩經·唐風·無衣》:“豈曰無衣兮,不如子之衣,安且燠兮。”王褒《聖主得賢臣頌》:“不苦盛暑之鬱燠。”[燠休(xǔ許)]撫慰痛苦。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民人痛疾,而或燠休之。”少壮与荣华,相避如寒燠。
“少壮与荣华,相避如寒燠。”诗句出处:《短歌行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盛衰不自由,得失常相逐。
问君少年日,苦学将干禄。
负笈尘中游,抱书雪前宿。
布衾不周体,藜茹才充腹。
三十登宦途,五十被朝服。
奴温己挟纩,马肥初食粟。
未敢议欢游,尚为名检束。
耳目聋暗后,堂上调丝竹。
牙齿缺落时,盘中堆酒肉。
彼来此已去,外余中不足。
少壮与荣华,相避如寒燠。
青云去地远,白日经天远。
从古无奈何,短歌听一曲。
【注释】:
少:
(一)①数量少。与“多”相对。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“阳虎曰:‘吾车少。’”②缺少;短少;差欠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今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”③削弱。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欲天下之治安,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。”④轻视;看轻;小看。《晋书·王济传》:“(济)好以言伤物,侪(chái)类以此少之。”(侪类:同辈。)⑤不多时,表示时间短暂。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少焉,果败而反。”⑥副词。表示程度浅。相当于“稍微”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太后之色少解。” (二)shào ①年幼。与“老”相对。贺知章《回乡偶书二首》之一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(cuī)。”②少年人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少长有礼,其可用也。”③排行最末的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田婴者,齐威王少子。”壮:
①大;盛大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方叔元老,克壮其猶。”(猶,道。)李梦阳《明远楼春望》:“风雨江声壮,兵戈地色寒。”②强壮;健壮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趫材悍北。”(趫:矫健。)③壮年;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。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大国之王,幼弱未壮。”④成年;长大。《韩非子·难二》:“周公旦假天子七年,成王壮,授之以政。”⑤雄伟;豪壮。《汉书 · 樊哙传》:“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,定天下,何其壮也!”(丰沛:二邑名。)⑥认为勇敢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羽壮之,赐以酒。”(羽:项羽。)与:
(一)①给予;授予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原思为之宰,与之粟九百。”(原思:孔子弟子。宰:官名。粟:指俸禄。)②帮助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君不与胜者,而与不胜者。”③赞许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”④结交;亲附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不欺其与。”(其与:指所结交的国家。)⑤盟国;友邦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王夺之人,霸夺之与,强夺之地。”(之:其。人:指贤士。)⑥党与;共事人。《后汉书·寇荣传》:“于人少所与,以此见害于权宠。”(权宠:权臣;宠臣。)⑦介词。相当于“跟”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蜩与学鸠笑之。”⑧连词。1. 相当于“和”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太子之善,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。”2.[与其]表示比较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与其奢也,宁俭。”⑨对付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庞煖易与耳。”(二)yú 语气词。1.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?”(文信侯:指吕不韦。专:专权。)2.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舜其大知也与!”(知:智。)以上意义后作“欤”。 (三)yù 参加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蹇叔之子与师。”(师:军队。)荣:
①草木及谷物开的花。《古诗十九首》之八:“攀条折其荣。”②草木开花。《吕氏春秋·仲夏》:“半夏生,木堇荣。”③草木茂盛、繁盛。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木欣欣以向荣。”(欣欣:草木茂盛。)④光荣;荣耀。与“辱”相对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定乎内外之分,辨乎荣辱之境。”⑤荣华;富贵。刘炎《迩言》:“君子志于泽天下,小人志于荣其身。”⑥屋檐两端翘起的部分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夙兴,设洗直于东荣。”[荣卫]中医指人体的营养、血气等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今精坏神去,荣卫不可复收。”荣华:
①草木的花朵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及~~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诒。”②草木开花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草木~~滋硕之时,则斧斤不入山林。”③(róng huá)兴旺茂盛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万物~~。”④(róng huá)富贵荣耀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子三为令尹而不~~。”华:
(一)①草木所开的花。后作“花”。《诗经·召南·何彼秾矣》:“华如桃李。”《诗经· 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又指开花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桃始华。”②从中间剖开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为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;为国君者华之,巾以绤。”(二)huá ①光彩;光辉。谢庄《月赋》:“增华台室,扬采轩宫。”(台室、轩宫:皆星座名。)又辉映。何逊《秋夕仰赠从兄寘南》:“高树北风响,空庭秋月华。”②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,古人以为吉兆。李程《日五色赋》:“祥开日华。”(祥:吉祥。)③华丽;华美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华容婀娜,令我忘餐。”又指人物美丽有风采。陆机《赠纪士》:“华颜婉如玉。”④精华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。”⑤才学。韩愈《送郑十校理得洛字》:“才子富文华。”又指文采。杜甫《赠比部萧郎中十兄》:“词华倾后辈。”(倾:使钦佩。)⑥声誉;名声。张九龄《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》:“声华大国宝。”⑦繁盛。刘得仁《乐游原春望》:“始觉繁华地,应无不醉人。”⑧显贵。王绩《策杖寻隐士》:“岁岁长如此,方知轻世华。”⑨浮华。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:“但务其华,不求其实。”⑩岁月;时光。沈佺期《春闺》:“岁华空自掷。”又年轻;年少。李商隐《锦瑟》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(11)(头发)花白。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“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”(12)中国古称华夏,省称“华”。亦专指汉族。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夷不乱华。”(夷:古称少数民族名。)(13)通“哗”。喧哗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二十》:“不掩君过,谏乎前,不华乎外。”(乎:于。) (三)huà 通“桦”。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华枫枰栌。”相:
(一)①互相;相互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”②递相;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为高葆祷于璐,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。”③质地;实质。刘峻《辩命论》:“昔之玉质金相,英髦秀达,皆摈斥于当年,韫(yùn)奇才而莫用。”(髦:俊杰。韫:藏。)[相对]相向。元稹《与李十二夜饮》:“寒夜灯前赖酒壶,与君相对兴(xìng)犹孤。”(二)xiàng ①察看;仔细看。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:“相其阴阳,观其流泉。”②占视。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相人之形状颜色,而知其吉凶妖祥。”③相貌;形貌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形相虽善而心术恶。”④辅佐;扶助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。”⑤官名。1.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家贫则思良妻,国乱则思贤相。”2.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,地位相当于郡太守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永和初,出为河间相。”又使为相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帝新相文彦博、富弼,意甚自得。”⑥司仪赞礼者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口能言而行人称辞,足能行而相者先导。”(行人:古时的外交官。)⑦选择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自古相女配夫,新状元花生满路。”避:
①回避;躲开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此江海之士,避世之人,闲暇者之所好也。”(好:喜好。)②让。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知止》:“告退避贤,洁而且安。”③逊;亚于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今海内为一,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。”④防止。权德舆《送别沅泛》:“废业固相受,避嫌诚自私。”如:
①顺从;依照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唯所如之,无不如志。”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毅如其言,遂至其宫。”②往;到……去。《汉书·燕王传》:“田生如长安,不见(刘)泽。”③似;像;如同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④及;赶得上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弗如也! 吾与女弗如也!”⑤奈。“如……何”,相当于“奈……何”,把……怎么样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一薛居州,独如宋王何?”(薛居州:人名,宋臣。)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其如土石何?”⑥介词。相当于“于”。引进比较对象。《吕氏春秋·爱士》:“人之困穷,甚如饥渴。”⑦连词。1. 相当于“如果”,表示假设。《诗经·秦风·黄鸟》: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”2. 相当于“和”。表示并列。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:“公如大夫入。”(大夫:官名。)3. 相当于“而”。表示转折。至于;却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4.相当于“或者”。表示选择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(安:怎。方六七十:指纵横六七十里。邦:诸侯封国。)⑧助词。形容词后缀,相当于“然”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于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”[不如]也作“弗如”。比不上。岑参《石犀》:“始知李太守,伯禹亦不如。”(伯禹:大禹。)寒:
①冷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寒热不节,民多虐疾。”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见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②贫穷;贫寒。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》:“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。”(彤庭:指富贵人家。)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是以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士族。”③害怕;畏惧。《聊斋志异·辛十四娘》:“误入涧谷,狼奔鸱(chī)叫,竖毛寒心。”(鸱:猫头鹰。)燠:
温暖;热。《诗经·唐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兮,不如子之衣,安且燠兮。”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不苦盛暑之郁燠。”[燠休(xǔ许)]抚慰痛苦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民人痛疾,而或燠休之。”shao zhuang yu rong hua ,xiang bi ru han yu 。
“shao zhuang yu rong hua ,xiang bi ru han yu 。”shi gou chu chu :《duan ge hang 》;shi tang chao shi ren bai ju yi de zuo pin 。
cheng cui bu zi you ,de shi chang xiang zhu 。
wen jun shao nian ri ,ku xue jiang gan lu 。
fu ji chen zhong you ,bao shu xue qian su 。
bu qin bu zhou ti ,li ru cai chong fu 。
san shi deng huan tu ,wu shi bei chao fu 。
nu wen ji jia kuang ,ma fei chu shi su 。
wei gan yi huan you ,shang wei ming jian shu 。
er mu long an hou ,tang shang diao si zhu 。
ya chi que la shi ,pan zhong dui jiu rou 。
bi lai ci yi qu ,wai yu zhong bu zu 。
shao zhuang yu rong hua ,xiang bi ru han yu 。
qing yun qu de yuan ,bai ri jing tian yuan 。
cong gu mo nai he ,duan ge ting yi qu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