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繁体
- 简体
- 拼音
-
今日開篋看,蠹魚損文字。
“今日開篋看,蠹魚損文字。”詩句出處:《二》;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憶昨元和初,忝備諫官位。
是時兵革後,生民正憔悴。
但傷民病痛,不識時忌諱。
遂作秦中吟,一吟悲一事。
貴人皆怪怒,閑人亦非訾。
天高未及聞,荊棘生滿地。
惟有唐衢見,知我平生志。
一讀興嘆嗟,再吟垂涕泗。
因和三十韻,手題遠緘寄。
致吾陳杜間,賞愛非常意。
此人無復見,此詩猶可貴。
今日開篋看,蠹魚損文字。
不知何處葬,欲問先噓唏。
終去哭墳前,還君一掬淚。
【註釋】:
今:
①此時;現在。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“老夫今者殊不欲食。”《左傳·襄公二年》:“(崔子)今不來矣。”②現代。與“古”相對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生乎今之世,反古之道。”(反:違反。)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後生可畏,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?”③今日。《詩經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。”(庶:多。士:指未婚男子。迨dài:及;到。)④當今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今夫天下之人牧,未有不嗜殺人者也。”⑤將要;將會。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豎子不足與謀,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。吾屬今為之虜矣。”⑥不久。《史記·申屠嘉列傳》:“汝第往,吾今使人召若。”⑦假如;如果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今不急下,吾烹太公。”今日:
①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孫醜》:“~~病矣,予助苗長矣。”②現在。駱賓王《為徐敬業討武曌檄》:“試看~~之域中,竟是誰傢之天下?”開:
①開門。《呂氏春秋·愛類》:“昔上古龍門未開。”《老子》第二十七章:“善閉,無關楗而不可開。”(關楗:門閂。)②打開;張開。孟浩然《過故人莊》:“開軒面場圃,把酒話桑麻。”(軒:窗。)③舒展;開放。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: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”引申為舒展。李白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。”④伸展。杜甫《往在》:“京都不再火,涇渭開愁容。”(火:戰火。)崔玨《哭李商隱》:“一生襟抱未曾開。”(襟抱:抱負。)⑤分開;分離。《呂氏春秋·貴信》:“地不剛,則凍閉不開。”阮籍《大人先生歌》:“天地解兮六合開。”(六合:天地四方。)引申為散開。杜甫《梅雨》:“雲霧密難開。”杜甫《雨》:“蛟龍鬥不開。”⑥切;割。⑦開辟;開發。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開地數千裡,此其大功也。”《晉書· 羊祜傳》:“辟土開疆。”又為開通。《漢書·張騫傳》:“騫開外國道。”李白《望天門山》:“天門中斷楚江開。”引申為擴大,擴展。《荀子·富國》:“節其流,開其源。”杜甫《兵車行》:“武皇開邊意未已。”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開地千裡。”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一》:“南逾山脊,為新開道。”⑧開創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為後世開業。”⑨開始。《詩經·周頌· 武》:“允文文王,克開厥後。”(允文:確實有文德。克:能夠。厥:其。)《論衡·書解》:“商鞅相孝公,為秦開帝業。”《後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”⑩發動或操縱。杜甫《登白馬潭》:“水生春纜沒,日出野船開。”魏源《道光洋艘征撫記上》:“關天培開炮應之,擊斷洋船頭鼻,西兵多落海死。”(11)消散。范仲淹《嶽陽樓記》:“若夫淫雨霏霏,連月不開。”看:
①向遠處看;望。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庾闡始作《揚州賦》……庾公聞賦成,求看,兼贈貺(kuàng)之。”(庾公:指庾亮。貺:贈,賜。)②觀察。蘇軾《題西林壁》:“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”(西林:廬山寺名。)又表示估量。高適《送田少府貶蒼梧》:“丈夫窮達未可知,看君不合長貧賤。”(蒼梧:縣名。合:應該。)③觀賞。李白《清平調》之三:“名花傾國兩相歡,常得君王帶笑看。”(傾國:指佳人,美女。)④看望;探訪。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(陳仲舉)至便問徐孺子所在,欲先看之。”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:“梁車為鄴令,其姊往看之。”⑤聽;聞。杜甫《西閣口號呈元二十一》:“看君話王室,感動幾銷憂。”⑥助詞。用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之後,表示試一試。白居易《眼病》:“人間方藥應無益,爭得金篦試刮看。”(爭得:怎能。金篦:即金戉,一種金屬小刀,為醫生刮治眼病的工具。)[看護]照料;護理。張之翰《金縷曲·乙未清明》:“先塋(yíng)松柏誰看護?”(先塋:祖先墳地。)蠹:
①蛀蟲。《韓非子·亡徵》:“木之折也必通蠹,墻之壞也必通隙。”②蛀蝕。楊萬裡《理蔬》:“青蟲捕仍有,蠹葉病還生。”③損毀;破壞;損害。范曄《後漢書·宦者傳序》:“敗國蠹政之事,不可單書。”蠹魚:
蛀蟲。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:“季方玉粹元方死,握手城東問~~。”損:
①減少。與“益”相對。《論語·為政》:“殷因於夏禮,所損益,可知也;周因於殷禮,所損益,可知也。”(因:因襲。)②損害;傷害。《莊子·駢拇》:“若其殘生損性,則盜蹠亦伯夷已。”③喪失。《商君書·慎法》:“以戰必損其將。”文:
①在身體上刺畫花紋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越人斷發文身。”②線條交錯的圖形;花紋。王充《論衡·言毒》:“蝮蛇多文。”③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。《周易·賁》:“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。”④禮樂典章制度。張居正《與薊遼總督譚二華》:“如有不效,巡關禦史得論劾(hé)之,固不必襲此故套虛文為也。”(劾:揭發罪狀。襲:沿用。)⑤法令條文。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與趙禹更定諸律令,務在深文。”⑥字;文字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書同文。”⑦文辭;文章。劉勰《文心雕龍· 情采》:“昔詩人什篇,為情而造文。”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”⑧非軍事的;與“武”相對。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文武並用,長久之術也。”⑨華美;有文采。杜預《春秋經傳集解序》:“史有文質,辭有詳略。”(質:質樸。)⑩文飾;掩飾。劉知幾《史通·惑經》:“庸儒末學,文過飾非。”(11)柔和;不猛烈。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:“士龍為人,文弱可愛。”(士龍:陸雲字。)(12)量詞。計算銅幣的單位。《宋書·徐羨之傳》:“可以錢二十八文埋宅四角。”字:
①生子。王充《論衡·氣壽》:“婦人疏字者子活。”(疏:稀。)②懷孕。《周易·屯》:“女子貞不字,十年乃字。”(貞:占卜。)③愛。《左傳·成公四年》:“楚雖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”④女子許嫁。葉適《林伯和墓志銘》:“鄰女將字而孤,養視如己子,擇對嫁之。”(孤:失去父母。)⑤表字。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:“諸葛亮,字孔明。”⑥文字。《漢書·劉歆傳》:“分文析字。”⑦養育。《左傳·成公十一年》:“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殺之。”今日开箧看,蠹鱼损文字。
“今日开箧看,蠹鱼损文字。”诗句出处:《二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是时兵革后,生民正憔悴。
但伤民病痛,不识时忌讳。
遂作秦中吟,一吟悲一事。
贵人皆怪怒,闲人亦非訾。
天高未及闻,荆棘生满地。
惟有唐衢见,知我平生志。
一读兴叹嗟,再吟垂涕泗。
因和三十韵,手题远缄寄。
致吾陈杜间,赏爱非常意。
此人无复见,此诗犹可贵。
今日开箧看,蠹鱼损文字。
不知何处葬,欲问先嘘唏。
终去哭坟前,还君一掬泪。
【注释】:
今:
①此时;现在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老夫今者殊不欲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(崔子)今不来矣。”②现代。与“古”相对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生乎今之世,反古之道。”(反:违反。)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”③今日。《诗经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。”(庶:多。士:指未婚男子。迨dài:及;到。)④当今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今夫天下之人牧,未有不嗜杀人者也。”⑤将要;将会。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竖子不足与谋,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。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”⑥不久。《史记·申屠嘉列传》:“汝第往,吾今使人召若。”⑦假如;如果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不急下,吾烹太公。”今日:
①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“~~病矣,予助苗长矣。”②现在。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试看~~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?”开:
①开门。《吕氏春秋·爱类》:“昔上古龙门未开。”《老子》第二十七章:“善闭,无关楗而不可开。”(关楗:门闩。)②打开;张开。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:“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”(轩:窗。)③舒展;开放。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引申为舒展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”④伸展。杜甫《往在》:“京都不再火,泾渭开愁容。”(火:战火。)崔珏《哭李商隐》:“一生襟抱未曾开。”(襟抱:抱负。)⑤分开;分离。《吕氏春秋·贵信》:“地不刚,则冻闭不开。”阮籍《大人先生歌》:“天地解兮六合开。”(六合:天地四方。)引申为散开。杜甫《梅雨》:“云雾密难开。”杜甫《雨》:“蛟龙斗不开。”⑥切;割。⑦开辟;开发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开地数千里,此其大功也。”《晋书· 羊祜传》:“辟土开疆。”又为开通。《汉书·张骞传》:“骞开外国道。”李白《望天门山》:“天门中断楚江开。”引申为扩大,扩展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节其流,开其源。”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武皇开边意未已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开地千里。”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十一》:“南逾山脊,为新开道。”⑧开创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为后世开业。”⑨开始。《诗经·周颂· 武》:“允文文王,克开厥后。”(允文:确实有文德。克:能够。厥:其。)《论衡·书解》:“商鞅相孝公,为秦开帝业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开岁发春兮,百卉含英。”⑩发动或操纵。杜甫《登白马潭》:“水生春缆没,日出野船开。”魏源《道光洋艘征抚记上》:“关天培开炮应之,击断洋船头鼻,西兵多落海死。”(11)消散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若夫淫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看:
①向远处看;望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庾阐始作《扬州赋》……庾公闻赋成,求看,兼赠贶(kuàng)之。”(庾公:指庾亮。贶:赠,赐。)②观察。苏轼《题西林壁》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(西林:庐山寺名。)又表示估量。高适《送田少府贬苍梧》:“丈夫穷达未可知,看君不合长贫贱。”(苍梧:县名。合:应该。)③观赏。李白《清平调》之三:“名花倾国两相欢,常得君王带笑看。”(倾国:指佳人,美女。)④看望;探访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(陈仲举)至便问徐孺子所在,欲先看之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梁车为邺令,其姊往看之。”⑤听;闻。杜甫《西阁口号呈元二十一》:“看君话王室,感动几销忧。”⑥助词。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后,表示试一试。白居易《眼病》:“人间方药应无益,争得金篦试刮看。”(争得:怎能。金篦:即金戉,一种金属小刀,为医生刮治眼病的工具。)[看护]照料;护理。张之翰《金缕曲·乙未清明》:“先茔(yíng)松柏谁看护?”(先茔:祖先坟地。)蠹:
①蛀虫。《韩非子·亡徵》:“木之折也必通蠹,墙之坏也必通隙。”②蛀蚀。杨万里《理蔬》:“青虫捕仍有,蠹叶病还生。”③损毁;破坏;损害。范晔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败国蠹政之事,不可单书。”蠹鱼:
蛀虫。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季方玉粹元方死,握手城东问~~。”损:
①减少。与“益”相对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,可知也;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,可知也。”(因:因袭。)②损害;伤害。《庄子·骈拇》:“若其残生损性,则盗跖亦伯夷已。”③丧失。《商君书·慎法》:“以战必损其将。”文:
①在身体上刺画花纹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越人断发文身。”②线条交错的图形;花纹。王充《论衡·言毒》:“蝮蛇多文。”③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。《周易·贲》:“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。”④礼乐典章制度。张居正《与蓟辽总督谭二华》:“如有不效,巡关御史得论劾(hé)之,固不必袭此故套虚文为也。”(劾:揭发罪状。袭:沿用。)⑤法令条文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与赵禹更定诸律令,务在深文。”⑥字;文字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书同文。”⑦文辞;文章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 情采》:“昔诗人什篇,为情而造文。”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”⑧非军事的;与“武”相对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文武并用,长久之术也。”⑨华美;有文采。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序》:“史有文质,辞有详略。”(质:质朴。)⑩文饰;掩饰。刘知几《史通·惑经》:“庸儒末学,文过饰非。”(11)柔和;不猛烈。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士龙为人,文弱可爱。”(士龙:陆云字。)(12)量词。计算铜币的单位。《宋书·徐羡之传》:“可以钱二十八文埋宅四角。”字:
①生子。王充《论衡·气寿》:“妇人疏字者子活。”(疏:稀。)②怀孕。《周易·屯》:“女子贞不字,十年乃字。”(贞:占卜。)③爱。《左传·成公四年》:“楚虽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”④女子许嫁。叶适《林伯和墓志铭》:“邻女将字而孤,养视如己子,择对嫁之。”(孤:失去父母。)⑤表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诸葛亮,字孔明。”⑥文字。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分文析字。”⑦养育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:“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。”jin ri kai qie kan ,du yu sun wen zi 。
“jin ri kai qie kan ,du yu sun wen zi 。”shi gou chu chu :《er 》;shi tang chao shi ren bai ju yi de zuo pin 。
shi shi bing ge hou ,sheng min zheng qiao cui 。
dan shang min bing tong ,bu shi shi ji hui 。
sui zuo qin zhong yin ,yi yin bei yi shi 。
gui ren jie guai nu ,xian ren yi fei zi 。
tian gao wei ji wen ,jing ji sheng man de 。
wei you tang qu jian ,zhi wo ping sheng zhi 。
yi dou xing tan jie ,zai yin chui ti si 。
yin he san shi yun ,shou ti yuan jian ji 。
zhi wu chen du jian ,shang ai fei chang yi 。
ci ren mo fu jian ,ci shi you ke gui 。
jin ri kai qie kan ,du yu sun wen zi 。
bu zhi he chu zang ,yu wen xian shi xi 。
zhong qu ku fen qian ,hai jun yi ju lei 。